兔热病_感染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2:54:4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兔热病(tularemia)是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典型表现为皮肤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菌血症。
土拉弗氏菌为革兰阴性多形性小杆菌。无动力、无芽胞,有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在含葡萄糖、胱氨酸和血液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所有菌株的血清型相同,但存在毒力差异。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和我国发现的是毒力较低的b型株,还有一种是毒力较强的a 型株,其主要分布于美洲。土拉弗氏菌在自然界生长能力较强,在4℃水及潮湿土壤中能保存活力及毒力4个月以上,但对热及消毒剂敏感。日光直射20 分钟,普通消毒剂及60℃10分钟即可灭活。值得注意的是含菌兔肉在冰库中可维持传染性3 年以上。
野兔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他啮齿动物如水、田鼠、小家鼠和仓鼠等亦可作为储存宿主。
动物感染土拉弗氏菌5~12日发病,重者死亡,轻者得病后可获得免疫。
传播媒介为蜱、螨、鼠蚤、虱、牛虻、蚊等。
人类感染主要通过下列途径:
①直接接触病死动物的皮、毛、肉及排泄物、血,病菌通过皮肤、粘膜、结膜而侵入人体;
②吸血昆虫叮咬;
③食入未煮熟的含菌兔肉或其他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④吸入含菌的尘埃等。
人类对此菌普遍易感,疫区居民隐性感染者不少。我国西藏、青海、黑龙江等边远地区有病例报道,内地兔肉加工车间亦有爆发的报告。
兔热病的潜伏期1~10日,通常3~5日。
临床表现依感染途径不同而有差异。常以寒战、高热发病,伴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恶心、呕吐等。常有肝脾肿大,偶有皮疹。自然病程3~4周,发热渐退。
经皮肤侵入者表现为溃疡( 腺型,入侵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形成脓疱,迅速破溃为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化脓,有波动感,甚至穿破。部分病人无皮肤损害,仅有淋巴结肿大,亦可为全身淋巴结肿大。此型占病例的80%,常见部位为腹股沟、腋下、肩胛区。
经口感染的可表现扁桃体炎、口腔颊粘膜、咽及肠粘膜溃疡形成,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肠道症状类似急性胃肠炎和伤寒,病人可高热稽留,严重毒血症,嗜睡,谵妄及昏迷。
经呼吸道感染者可表现为肺炎及胸膜炎。
经结膜感染者表现为结膜炎。
本病患者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血沉加速。早期可采血液,淋巴结穿刺液,溃疡脓液、痰液等分离细菌,但应注意只能在有隔离保护的实验室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病后两周始出现阳性,单份血清效价1:160 以上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 倍增加有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布氏杆菌有交叉反应。用提纯的抗原作皮内试验,48~72小时皮肤硬结直径≥5毫米为阳性,第一周内阳性率为30%,第二周阳性率为95%。
本病应注意与立克次体病、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其它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等相鉴别。
本病的病原学治疗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首选,效果佳,一般24~48小时可退热且不复发。有禁忌证时可选用四环素或氯霉素。
本病的预防对病人的分泌物需行消毒,病人仍需隔离,对接触者应及早应用抗菌药物,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对进入流行区的人群可用活菌苗划痕接种,其免疫力可保持5~7年。

相关文章


霍乱_感染科疾病库
伤寒与副伤寒_感染科疾病库
布氏杆菌病_感染科疾病库
鼠疫_感染科疾病库
兔热病_感染科疾病库
炭疽_感染科疾病库
类鼻疽_感染科疾病库
破伤风_感染科疾病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_感染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