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心包炎_儿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2:37:0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大致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且常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在新生儿期主要原发于败血症,在婴幼儿期多并发于肺炎、败血症,4~5岁以上儿童多数为风湿热、结核病、化脓性或病毒性感染;有时并发于类风湿病或其他结缔组织病,也偶见于尿毒症或局部创伤等。由于急性心包炎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或邻近组织病变的扩展,临床往往以原发病的表现为主,有时甚至可掩盖心包炎的所见,导致漏诊。
【诊断】
(一)症状及体征
1. 心前区刺痛或压迫感 可随深吸气及仰位而加重,疼痛的性质及程度可有很大差别。
2. 呼吸困难 多数患儿所谓呼吸困难往往是为了减轻疼痛而采取表浅的快速呼吸。只有大量积液由于压迫肺组织才产生真正的呼吸困难。
3. 心包摩擦音 以胸骨左缘下端最明显,特点为声音粗糙,似在耳边摩擦皮革,和心音一致而与吸呼节律无关。摩擦音来去不定,且常出现于疾病早期,当心包积液增多时往往消失。
4. 颈静脉怒张及奇脉 心包积液较多,特别在发生迅速者,患儿常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烦躁,常采取坐位。依据对心脏压迫程度,脉搏可正常、微弱或为奇脉,以及颈静脉正常或怒张。
5. 心界扩大 向左右两侧扩大并随体位变动而改变,坐位时下界增宽,卧位时心底部增宽。心尖搏动不清楚,心音遥远。
6. ewart征阳性 大量积液压迫肺及支气管,可在左肩胛角下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即ewart征阳性。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呈梨形或烧瓶状,左、右心缘各弓消失,腔静脉增宽,卧位与立位心影显著差异,卧位时心底部变宽,透视下心搏减弱或消失。
2.心电图检查由于心包渗液及心外膜下心肌损伤,致使前者可产生qrs低电压,后者引起st段及t波改变。起病初始可见各导联st段均呈弓背向下型的上升,持续数日st段恢复到基线,t波呈普遍低平,继之由平坦变为倒置,可持续数周或更久。
3. 超声心动图 小量积液即可在左室后壁和心包间出现无回波区,积液增多则右室前壁与胸壁也出现无回波区。并可估测积液量及帮助心包穿刺的定位。
【治疗】
主要为治疗原发疾病,佐以对症治疗。
(一)非特异性心包炎 近年来已成为急性心包炎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可能即病毒性心包炎,皮质激素等对渗出的吸收有较好的效果。积液多者可选用泼尼松每日1~2mg/kg ,分3次口服,2~3周后,每周每日减5~l0mg,疗程6~8周。
(二)化脓性心包炎 早期血培养和心包穿刺液培养常可明确病原,采用相适应的大剂量抗生素。临床一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可选用大剂量苯唑青霉素,每日200mg/kg,静脉给药或可加用庆大霉素每日3~6mg/kg.亦可选用头抱哇琳每日50~100mg/k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疗程宜较长((1~2个月)。配合每1~2日心包穿刺排脓。目前多主张尽早施行开放引流手术,以减少后遗心包缩窄。
(三)结核性心包炎 应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包括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水杨酸钠三药;后者亦可改用利福平(参阅结核章)。渗出液多时可加用泼尼松每日1~2mg/kg ,疗程6~8周,可加速积液吸收及减少粘连。
(四)风湿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积液往往自行消失,症状主要由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所引起,治疗应按抗风湿热处理原则进行(详见风湿热章)。
(五)心脏填塞处理 心包积液骤增或过多时出现填塞,患儿呈急性重病容,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发绀,血压下降,脉压缩小,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搏消失,心音遥远,奇脉等症征。应紧急施行心包穿刺排液减压。

相关文章


小儿风湿性二尖瓣狭窄_儿科疾病库
小儿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_儿科疾病库
小儿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_儿科疾病库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_儿科疾病库
小儿急性心包炎_儿科疾病库
小儿慢性缩窄性心包炎_儿科疾病库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_儿科疾病库
小儿直立调节障碍_儿科疾病库
小儿室性过早搏动_儿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