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_儿科疾病库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21 22:40:0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组r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或污染的衣物用具传染,多发于冬春季,2~10岁最易发病,本病致病菌株有5种血清型,常见者为27(占1/4)、11、28等型,其特点为能产生红疹毒素,分泌多种酶及外毒素以及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患过本症者如再感染另一型菌株,仍可再得猩红热。
【诊断】
( 一)流行病学史 多有猩红热接触史, 尤其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发病者较多。潜伏期1~6天,一般为1~2日。
( 二)临床表现
1. 普通型
(1)前驱期半日~1日,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咽痛、头痛、常伴呕吐。咽及扁桃体充血明显,可有渗出。舌有白苔,乳头明显,称白杨莓舌。
(2)出疹期3~5天,出疹迅速,自颈、胸而至腹、背、四肢,1 日内遍及全身,面部无皮疹,但充血,口唇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皮疹为弥漫性粟粒样,猩红色,于肘部弯屈处、腋窝前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红疹密集而呈线状,称帕氏线(pastia线)。此期舌乳头更加突出,白苔剥脱呈典型的杨莓舌。
(3?)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皮疹逐渐消退,无色素沉着,但有小片或大片脱皮,严重者似手套、袜套状脱皮。早期用青霉素治疗者可见不到这种脱皮。
2. 重型( 中毒型)猩红热 高热40℃左右不退,持续1周左右,皮疹呈红斑或出血性,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如嗜睡、惊厥。个别昏迷发生中毒性脑病,也可合并中毒性心肌炎。
?3.并发症
(1)化脓性损害:中耳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及败血症。
(2)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炎及风湿热,多发生在病后2~4 周。
( 三)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增高10~2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可达75%以上,有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恢复期嗜酸粒细胞增加可达5%~10%。
2.尿常规检查可有少量蛋白,多为一过性、并发肾炎时,蛋白增加,并出现红、白细胞和管型。
3.咽分泌物培养可有乙链菌生长。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咽拭子涂片可发现乙链菌。
4.血清学检查 一般抗“0”效价在1:400以上。链球菌酶(streptozyme)玻片试验,早期可测出血清中多种抗体,假阳性很少,且快速,能在2 分钟之内得出结果,为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 一)金葡球菌感染 淋巴结化脓感染及败血症均可出现猩红样皮疹,为一过性, 疹后无脱屑,无杨梅舌,有感染灶,疹退中毒症状仍较重,青霉素无效,血培养金葡球菌阳性要与之鉴别。
( 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一般发热5天以上,可有猩红样皮疹。面部、躯干、四肢均可出现,疹型不一,有正常皮肤,手足有硬性水肿,指端明显,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淋巴结肿大等。继而甲床皮肤有膜样脱皮,血小板可升高。
( 三)药疹 有用药史,皮疹面颊及四肢较多,形态不一,停药后即消失。
【治疗】
( 一)一般治疗急性出疹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食半流食,入量不足或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
( 二)抗生素治疗
1.青霉素 为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剂量为80~160万u/d,肌肉注射、静脉点滴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重症患儿可加大用量至320~480万u/d,疗程7~10天。
2.无条件注射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拉定( 先锋Ⅵ)、头孢克洛( 希刻劳)或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口服1周。
3. 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注射或口服1周。
( 三)并发症治疗
1.化脓性并发症 在青霉素治疗之前,可加大青霉素剂量,若发生在青霉素治疗之后,则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
2. 并发心肌炎、风湿热者可按心肌炎及抗风湿治疗。如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按急性肾炎处理。
【预防】
( 一)隔离患儿至症状及皮疹消失,经治疗者为1周。严格者应隔离至咽培养连续3次阴性。密切接触者检疫7~12日。
( 二)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期小儿避免去公共场所,集体托幼机构每个小儿一次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u/次,可中止流行。密切接触者可给青霉素3~4天注射,亦可应用磺胺类药物,一般选用复方新诺明服用3天。后者效果较差。
( 三)乙链带菌者要接受1周青霉素治疗。如为保育人员应暂时调离工作直至咽拭子培养阴转为止。

相关文章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_儿科疾病库
儿童抑郁症_儿科疾病库
小儿白喉_儿科疾病库
小儿百日咳_儿科疾病库
小儿猩红热_儿科疾病库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_儿科疾病库
小儿霍乱_儿科疾病库
小儿细菌性痢疾_儿科疾病库
小儿伤寒和副伤寒_儿科疾病库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