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CPA会计重要知识点一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04 11:18:4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二讲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P6、掌握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
P8、划分收益性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P12、掌握收入的特征。
第二章 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
P15、现金长短款的去向。(以及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的盘盈盘亏都要掌握)
P22、其他货币资金(注意范围和会计处理)
第二节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相结合。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要注意面值是含税价,中期期末要计提利息。
第三节 应收账款(重点)
P30、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要掌握。
例3、
比如:哪些事项走“财务费用”科目?
如:中期期末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计息;售后回购;债务重组;发行债券、计提利息等情况。
P31、坏账及坏账损失
与以后章节相联系:应由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变为账龄分析法(会计估计变更),采用追溯调整,这道题比较难。
P35、例9、表2-1中,“估计损失金额”表示坏账准备的年末贷方余额。
该企业99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按5‰计提坏账准备改为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条件与表2-1相同,要求作出调整分录。(采用追溯调整法)
坏账准备的余额追溯后为1200,未追溯前为80000×5‰=400,
坏账准备的追溯调整:
借:利润分配 800
贷:坏账准备 800 (即1200-400)
如果把97年的应收账款的相关资料已知,则调整分录不变。“利润分配”是97年、98年两年的累积影响数。在调98年利润表时对“管理费用”有影响。按余额百分比法(按5‰的计提比例)把98年坏账准备计提出来;按账龄分析法把98年的坏账准备计提出来,这两个计提数之差即98年“管理费用”的调整数。
坏账准备是标准的时间性差异。
如果例9中,该企业99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按5‰计提坏账准备改为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一直采用债务法进行核算,税法按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在税前列支。
借:利润分配 800
贷:坏账准备800 (即1200-400)
借:递延税款 400×33%
贷:利润分配 400×33%
可与合并报表的连续抵销相结合。
P35、注意“需要指出的是……”。
P36、个别认定法
第四节 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
注:应收债权到期后,购买方没得到钱,我们有没有麻烦,如果没麻烦则是出售,如果有麻烦则是融资。
融资行为变为出售的的情况,调整分录要会做。
P37、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借款,质押物没有任何账务处理。
引申:出售与融资的调整分录。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
注意:哪些项目计入存货成本?
P47、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注意:如果同一题目中同时考核两种方法(比如:先进先出和加权平均)这类题型要注意掌握,注意对期末存货或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要会做。
计划成本法一般掌握就可以了。
P50、发出存货的核算(掌握)
(一)、(二)要掌握。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注意: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重点掌握)。
存货跌价准备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1、存货跌价准备与所得税会计相联系(存货跌价准备是标准的时间性差异)。
2、存货跌价准备与会计差错调整相联系。
3、在编合并会计报表时连续抵销。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账面成本=该批存货未来的利润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前提是:该批存货未来发生亏损。
P64、例20、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两种方法:
方法一: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方法如下:
存货的账面成本
- 存货跌价准备 (倒挤)
= 存货的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
方法二:
调整前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成本期末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
- 调整后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

P65、(2)注意掌握。
第四章 投资
本章中对权益法的练习可以不做太多,把教村上的例题及例年考题做好就可以,对基础性的知识掌握好即可。(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作了修改。)
第一节 短期投资
P67、例3的上一段内容重点掌握:“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外,
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与所得税会计相联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标准的时间性差异)。(P99、例25)

相关文章


[西安考区]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综合参考率为42.77%
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练习题14
[北京]06年新批非执业会员10.18至20日领取证书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审计》密切的会计知识摘编
2006CPA会计重要知识点一
06年CPA考试审计辅导内部讲义(二九)
[甘肃]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5255人参考
[蚌埠市]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1805人参加
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