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那些CPA的战友们——人生的再一次搏击(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04 11:38:1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CPA,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几十万考生中,许多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即使年轻的莘莘学子,与高考时学校和老师给准备各种资料、随时提供帮助的情形不同,一切要靠自己摸索。CPA考试在通过的年限要求上似乎比较宽松,五门课程的成绩在五年内通过有效。实际上,这貌似宽松的条件使无数已过了几门因而不舍得放弃的考生的痛苦过程延长了。固然有极少数考生在一年内通过五门,但在全国几十万考生中属于凤毛麟角。由于考试难度逐年增大,一次全科通过的人数逐年递减,1999 年是254人,2000年为130人,2001年仅41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对于边工作边备考的CPA考生来说,在三年或四年内通过五门考试便算比较幸运的了。有的人已经通过了四门,另一门总是难以攻克。甚至还有部分考生在六年和七年内尚未全部通过,五年前通过的成绩作废,不得不重考。CPA 考试的内容每年有很大的变化,难度逐年增大。已经通过的课程,只要重考,便又是新的挑战,整个考试过程更加漫长,更加不堪重负。例如1997年过了会计, 2002成绩作废了,必须重新考会计。现在的会计考题与1997年、1998年的考题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细看这两年的考题就明白,即使1997年、 1998年考试成绩是高分,谁也不敢自恃,夸口说现在一定能得60分。因此,只要是准备考CPA,在此后的日子里,生命的内容似乎变得只有CPA.本来考 CPA只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的一个手段,而由于这个过程过于漫长,手段变成了目的。CPA考生的生活里,只剩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复习、考试、复习、考试,在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和财务成本管理中轮回,似乎目的就是考CPA.

  为了备战CPA考试,无数的人放弃了正常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工作职位或辞职或换个临时性的工作,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去新的工作单位报到。炎热的夏天,在著名的“火炉”城市武汉,没有空调的大教室里,考生挥汗如雨,吊扇吹出阵阵热风,却吹不干被汗湿透的衣衫。北京的辅导班都集中在北边,家住南城的考生几乎要跑大半个北京市区。冬天,家住南城的一位北京考生去北边上辅导班。寒冷的冬天,听课的暖气大教室不足,她从家里带着热水瓶和面包,换两三趟公交车去听课,保证自己喝上热水,保持热量。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将近5小时。晚上九点下课,11点才到家。下雪天,车在三环上慢慢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她,又饿又冷,想的是女儿是否已经入睡。到家后,冻僵了的手掏不出钥匙,哆哆嗦嗦的钥匙插不进门锁里。北京之大,只有在考CPA之后才真正有体会。家住北京近郊区的考生,每天长途跋涉,花在路上的时间甚至比上课的时间还多,没有坚强的意志,很难坚持下去。北京远郊区县的考生,都赶到北京市内来听课,晚上赶回家。每个晚上或周末,考生们一下班,来不及吃饭,径直奔向各自的辅导班。饥肠辘辘,胡乱塞点饼干面包对付。酷暑也好,寒冬也罢,无论辅导班的条件好坏,考生们毫不计较,绝对虔诚地听辅导老师授课,生怕听漏了什么。松散型的辅导班,平时见不到辅导老师,因此在上课前和中间休息时,考生们围着老师问问题,弄得老师想上厕所都无法脱身。考生们每天披了一身的灯影和星辉回家,由于充满了希望,内心却是充实的。

  一位年轻的学子用生命里只有CPA来描述他备考的日子:那段时间每天忙忙碌碌,梦里梦外全是CPA,最大的奢侈是每个月去一次期刊阅览室,泡一个中午,浏览一个月来的杂志,暂时让头脑脱离CPA考试。杂志《散文》是他最爱的,他每期必读。在阅览室看散文,本意是想让头脑休息一下。可是即使他在阅读有关古楼兰的散文时,CPA也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曾经辉煌灿烂的古楼兰文明渐渐走向消亡,沿着这条塔里木河,明明知道已没有了罗布泊大海洋,明明知道前方是尽头,它仍然拥动着激情澎湃,然后平静地流向死亡,罗布泊那是沧海沙漠的变迁,那活着不死1000年,死了不倒1000年,倒了不朽1000年的胡杨就是他们屈死的魂阿,倔强地挺立着渐渐风干的躯体,仿佛天问。”这位CPA考生,在备战CPA考试的过程中,在神秘的古楼兰文明、塔里木河、罗布泊和阿拉干的胡杨中为自己寻找精神支柱。

  我们来看一位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堪称骨干的老考生的自述:

  “我已是第6年参加CPA考试了。去年仅差会计未通过,今年不得不重考了审计。连考四年的会计,分数是每况愈下:1999年56分,2000年57分,2001年42分,2002年的分数恐怕也不会理想。”

  “1984年,我从冶金财会中专毕业,分配到一个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工作。多年来,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不迟到、不早退,甚至没有休过一个年假。一直锲而不舍地认真学习,忘我工作。多年来工作岗位几经更换,从厂机关到荒远的江边泵站;从马达隆隆的生产第一线,到外县农村的加油站,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几番挫折、几番痛苦,我始终没有放松学习。我深知学习是书生立身的本钱,也是我孤身在外拼搏奋进的砝码和优势。因此,无论是在机关人声鼎沸的科室里,还是迎着日出在松花江畔巡检;无论是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在可以摸得到子夜星宿的高高的炼油塔上,还是在酷暑中,手握油枪为车辆加油;无论是在下水井里挥汗如雨,还是在暴雨中爬上七十米高的装置,扳动阀门处理事故;无论是在楼上喧哗的麻将声中,还是在妻子女儿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我都时时刻刻没敢忘记学习。困了,就走出去,独自在月光下徘徊。此刻,周围的一切都早已进入梦乡而我独醒。倘若是雪夜,几乎可以听得见落雪的沙沙声,于是仰起脸来,雪花就落到脸上,漫漫融入心田。

  “这些年来,为了学习,我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读书已成为我唯一的嗜好。我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中专毕业为起点,边工作边参加高教自学考试,获得了会计本科学历,通过了助理会计师、助理审计师、会计师、审计师的职业资格考试。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组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并上市,我所在的单位也随之经过了优化组合、企业改制上市、主副业分家重组、部分人下岗等变革,而我这个长白山下三统河畔的农村孩子,从19岁孤身一人来厂,凭着农村孩子的质朴、踏实,凭着东北人的粗犷豪放,凭着骨子里山东人血统的倔强,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认真学习,靠自身的努力,凭着坚强信念,靠刻苦钻研和熟练的业务,直至不惑之年,才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逐渐成为单位会计、审计领域的业务骨干,得到了上下的认可。

  “1997年我开始参加CPA考试,当年通过了审计科目,1999年、2000年、2001年又分别通过了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科目。然而我却始终不能通过会计科目。仅一步之遥,却又似水中月、镜中花,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

  “2002年已是第6年,1997年通过的审计成绩已经作废,2002年不得不重考审计。为了备考会计和审计,我分别参加了市里的辅导班,参加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网上辅导,参加了中华会计网校的网上辅导,邮购并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近一年来,我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早晨4:35,闹铃会准时响起,晚上11:30后我才离开书桌。除了辅导明年中考的女儿学习,我每天反复学习会计和审计。我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地跨入考场。然而,考完会计,就像是一场噩梦。CPA资格将又一次与我擦肩而过!然而,噩梦醒来,太阳还在升起,地球还在转!还要振作起来,还要面对勤劳的妻子、还要鼓励明年中考的女儿,还要上班面对同事,于是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操练。重整河山待来年!”

  在CPA考生中,这种中年人工作家庭应考一肩挑的例子俯拾即是。有一位自认还算幸运的年轻考生,前四门是顺利过关,但是历经五个春秋,胜利的果实却没有瓜熟蒂落。他的考试历程在年轻的考生中很有代表性:

  “今年我第五次参加经济法考试。我1997年考完中级会计师后,1998年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CPA的审计和经济法。考试结束之后感觉并不好,结果却出乎意料,审计60分,经济法43分。有了第一年的意外收获,第二年便满怀信心地报了一门经济法,决定一年一门爬上CPA的台阶。一个多月来,我起早贪黑,可是踏进试场拿到考卷,人就傻了,感觉比第一年难多了。我没熬到100分钟就放弃了。结果在意料之中:34分。第三年即2000年,我与几个同事一起报了名,冲动之下一下子报了剩下的四门。拿了书之后,把书往办公桌抽屉里随手一丢就没在意。直到8月初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整理抽屉时才想起此事,于是将书带回家,无聊时随手翻了一下会计,觉得不难,于是一路看下去,感觉还不错,便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读了一遍会计、税法和财务管理。但是再去看经济法时,却找不到一点感觉,于是决定放弃经济法。在考场上,虽然感觉不好,但还是坚持到最后。12月份成绩出来,自己都不相信,竟然侥幸过了三门:会计 60分,税法60分,财务成本管理62分。

  “有如此收获之后,我就非常认真地对待剩下的最后一门。2000年国庆节过后,我就拿起经济法书。可是一次、两次,甚至到了第四次,我每次看书的感觉都不好,对书的内容仍然很陌生。为了能攻克这最后一门,我硬撑下去,直到临考时,状态渐渐地好起来了,熟悉了书本的内容,还做了不少习题和模拟试题,而且分数都还不错。我满怀信心地进入考场。当结束的铃声响起时,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就以CPA的眼光看着同考场的同仁。在这等候成绩的70多天里,我就等着去拿CPA证书了。12月17日,我拨通了查询电话,电话里那一字一顿的声音告诉我:53分。当时我懵了,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我认定是信息错了,因为数据库错误也是正常的。我再一次拨查询电话,可是由于无数的考生在查询,电话就是拨不通。随后几天我连续查询,证实我确实功亏一篑。那时的感受我至今无法用言语表达。

  “既然过了CPA的4门课程,当然不会就此罢休。2002年我又踏上CPA考试之路。但是对经济法就有了心理障碍,总是找不到感觉。书是看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每次都感到经济法的条文很陌生。到考试时,仍然迷迷糊糊。我不知道2002年的经济法能否通过,当时就想不管过还是不过,我决不会再上 CPA考场。可是,在网上看到不少同仁考CPA之路如此艰难,忽然发现CPA还是眷顾了我,至少前面的四门科目是顺利过关。所以,如果2002年不过,还得从头再来。”

  实际上,这位考生如果2002年不过,将又一次踏上炼狱之路,第一年考的审计成绩将作废,以后必须重考审计。昨也流水,今也流水,天天流水,水却不同。2003年的审计考题与1998年的审计考题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CPA考试的结果有着不可预料性,CPA考试公布的成绩与考生自己估算的结果差异很大,但愿他2002年的经济法能侥幸过关。

  有些考生特别喜欢“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任天上云卷云舒”的意境。有考生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座右铭,还有考生的网名为“云淡风清”。可是,一旦决定加入CPA考试的行列,上述意境便抛掷九霄云外,从此拉开了艰苦奋斗的序幕,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搏击。只要是选择了考CPA,在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生命中仿佛没有了其他内容。浪漫的青春不再浪漫,负重的中年步履更加沉重。岁月如歌,人生几何。漫漫的3年、5年甚至 7年,青春渐行渐远。那准考证上满脸稚气的照片或被老成持重的照片所代替,或是因眼前这个满脸沧桑的对比而更加反映出几年的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

  有一位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的考生,在成绩出来以后,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CPA成绩竟然是:会计26;审计23;财务管理23;经济法38;税法32.他仰天长叹:不甘心啊!可是,除了打起精神从头来,别无他法。年轻的他,血气方刚,发出了“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不成功便成仁,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誓言。其实,究其原因,并不难理解。这位考生本是文科的料,阴错阳差学了财务,毕业三年了,对做账仍然不能自如。他觉得自己在理财方面毫无头脑,根本不适合做财务。可是由于干了这一行,总得专一行,所以硬着头皮去考CPA.没有选择的选择,自然要比别人多费些功夫,多吃些苦,多些磨难。不是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何况这位考生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当然希望他只是说说而已,总不成把考试当人生的唯一目标。

  有位考生第一次考财务管理时,没有认真学就考了46分。于是2002年反复看书,做大量习题,自认为已经学得不错。考前,她对同事和老公说: “今年如果能过一门的话,那就是财管。”在赴考的路上,她满怀信心,觉得就这一门最有把握,应该没问题。可真正拿到考卷,却无所适从。考完后,她最怕别人问她财管这门课了。谁向她问起财管,那种耻辱和伤痛无以言表。为此她夜不成寐,默默地流泪。她又生自己的气,又不服气,不愿承认这种结果。心情平静下来后,她又一次拿起了书本开始学习。她说:“笨牛先套车,我要加倍努力!”

  被CPA摧毁了自信心的考生何止区区少数。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无数考生感叹,身经百考,考研究生也没有费力,竟然在CPA前溃不成军。一位考生这样形容他三年考税法的感受:2000年考税法,时间紧迫,得分58;2001年考税法,不慌不忙,得分59;2002年考税法,时间多多有余,成绩未定。他对税法总的感觉是:不难,却通不过,悲哉!

  一位1997年参加考试至今还没全部通过的考生,对于过去的惨痛记忆犹新。他列举了几年的成败荣辱:“第一年旗开得胜,1997年所考的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全部顺利通过,本以为将所向披靡,谁知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1998年的成绩为:经济法46,审计48.1999年的成绩为:经济法51,审计53.2000年的成绩为:经济法52,审计56.2001年成绩为:经济法56,审计60.其实2001年考后感觉非常好,结果却是经济法差4分,与CPA擦肩而过。2001年已是第五年,由此一来,1997年所考过的三门都要作废。2002年只好重报了四门,这种痛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不是身临其境,很难体会到那种掏心窝的痛。回忆过去几年的考试历程,徒增耻辱和伤痛,都说天助自助者,事实却是天不佑我!”


相关文章


《会计》讲义-第01章总论
《会计》讲义-第02章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
上市公司收购
股份转让的法律限制
给那些CPA的战友们——人生的再一次搏击(二)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考试辅导:《会计》讲义-第03章存货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