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七)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10:48:3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八章 明清(前期)

第一节 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中国封建社会,凡是统一的王朝都要加强专制和集权,即使地方性的政权不足以建集权,其内部也是专制主义。明初因袭了历代的传统、但其突出特点是使集权、专制都达到极端强化的程度,有“极端君权”之谓。
1、行省的改制和丞相的废除,权归六部。
同时,为纠察百官善恶,防止阴谋犯上,设立了监察和特务机构。监察——初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称都察院,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专职弹劾百官;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弹劾地方官员,监察御史品低权高,“代天子巡守”。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 ”,专察六部奏章的真伪。
2.特务机构——锦衣卫,下辖南北镇抚司,密辑盗贼奸。
3、兵制: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
4、刑律。
5、学校和科举。
八股文,
乡试(大比)、会试
殿试,贡士(或部分)参加,在皇宫大殿举行,皇帝主持,考中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6、整顿吏制的补充措施
一是镇压豪族。
二是大搞文字狱。
三是严惩贪污。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制度、措施,就使明初专制得到了强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政治比较清明,为明朝成为中国古代第三个盛世奠定了基础。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最突出是表现在对人民的严格控制上——编制鱼鳞(图)册。
二、从“靖难之役”到仁宣之治:
1、靖难之役
2、永乐政局
3、仁宣之治
来源:考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现在的南洋和印度洋,因在中国的西部而得名(东洋即与日本之间的太平洋)。郑和下西洋,指郑和带领商船队去亚非各国一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郑和率领船队,先后去过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的规模很大,人员众多,使用了当时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船队满载中国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及丝绸等各类商品,与各国交换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珍宝。郑和的远航,对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郑和的七次远航,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
郑和下西洋是奉明朝皇帝的命令出使西洋的,出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所以乘坐的船只又叫作“宝船”。郑和每至一地,就表示中国愿意和各国通好,然后与他们进行贸易,约请他们派遣使臣到中国来。这种交往大都是和平进行的,只有极个别的地方发生过武装的冲突。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接触之后派使臣来中国贸易。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第三节 “南倭北虏”问题
来源:考
“南倭北虏”,是明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必须面对的两大外患。明代外来的威胁,在北方主要来自游牧民族如蒙古鞑靼部、瓦剌部,在东南沿海主要来自倭寇。当时称为“南倭北虏”。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就基于“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认识,定下“修武备,谨边防,来则御之,去不穷追”的以守御为主的国防政策。重建了以长城为主干的北部边疆防御体系,后来又建起了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峰相结合的海防设施体系,成功地抵御了外来的入侵。在北方明政府曾设九边以防“北元”,在南方则是采取建立卫所、设置战船等措施,加强海防以备倭寇。
海禁政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严禁民众出海贸易,主要是与日本的贸易,导致走私活动猖獗。
明中期,北方少数民族鞑靼首领俺答汗日益强大,不时率兵南下骚扰,在东南沿海,倭寇也不断入侵,甚至窜至南京,所谓“南倭北虏”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葡萄牙据我澳门不走。地主阶级内部一小部分有识之士,从长远的统治利益山发,主张政治改革。首先是整顿边防,嘉靖末击败倭寇,隆庆时与俺答言和井注意防边。其次是整顿赋役,从局部到普遍施行一条鞭法。再次是整顿工商业,征收轮班银,准贩东西二洋,设水饷、陆饷、加征饷船引银。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还有整顿吏治,至张居正当政时较有效果。这一时期,在诸般矛盾中,显然以民族矛盾最为突出严重,也是处理得最好的。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的趋势正在形成。
土木堡之变来源:考

第四节 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一、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1.内阁倾轧。“票拟”
2.宦官专权
3.财政危机加深
4.土地兼并剧烈,甚至皇帝带头兼并土地。
5.赋税、徭役和地租的加重,农民纷纷破产,流民问题的严重
6边防残破
7.农民起义时有爆发。

二、张居正改革
万历初年,出现了张居正改革。
政治上,张居正主张“尊主权,课吏治,信赏罚,一号令”,借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他对当时“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姑息为政,百事推诿的腐朽吏治,进行了整顿。他强调“用人唯才,官吏的”“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裁减了许多冗官。
张居正改革的着重点,是整顿赋役制度,以扭转财政危机。他不顾官僚地主的反对,于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田、民田、职田、军屯田等,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针对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张居正又推广了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赋役合并,将田赋和各种名目换徭役合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2)“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农民可以出钱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应。
(3)田赋征银。田赋中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所有实物都改为用银折纳。
(4)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丁粮毕输于官”,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办法。
一条鞭法的实行,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改变了以前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并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它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一条鞭法实行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比较容易离开土地,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较多的劳动力。由于赋税征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八)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六)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五)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四)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七)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五)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六)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七)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重难点权威解析(四)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