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多视角认识执行难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1:40:3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目前法院内外都叹“执行难”,它已成为法院工作的瓶颈,严重妨碍了“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的实现,一些法院甚至陷于执行难的恶性循环,沉重的负荷压得法院、法官直不起腰来。人们思索着,改革着,但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纵观各种观点,大多是从法院、从执行工作的视角思考的,有的虽然也涉及到了体制问题,但仍局限于法院这个视角,视野、思路太窄,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当然囿于现有的框架内,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基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以企抛砖引玉之效。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执行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应当肯定的,但从市场和法律等方面考察,我国目前的经济则呈现明显的不成熟性、缺陷性和无规则性,非市场、非法律、非经济因素太多太浓,许多深层次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不少方面和许多地方经济是呈病态发展趋势的,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经济怪胎。对此,高层己有清醒认识,进行过多次经济环境、市场秩序的整治,但由于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不深、不准,过多依靠行政权力和非市场、非法律、非经济手段,致使整治无法取得根本性成效。由于经济的不成熟性、缺陷性和无规则性导致经济纠纷多,且经济纠纷也是病态的、不规则的,不是民商法的制定者、研究者所设计的“纠纷”模型,主体、客体等等不伦不类,这些病态的、不规则的众多纠纷一旦诉至法院,病毒感染,连带的也使审理、执行呈病态性、不规则性,一是审理难,二是执行难上加难,许多案件结果只能是空调白判,沦为“骨头案”、“死案”。这种情况越是在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越复杂、越严重!

  第二从道德文化等人文角度来看执行难。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道德文化远未建立,社会主体的道德意识、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良性的债权债务意识等普遍低下,世风日下,尔虞我诈的事例比比皆是,产生纠纷诉至法院后常常难以审理和执行。恶性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大大加剧了执行难。

  第三从法律、法治角度来看执行难。首先是立法滞后,导致有关执行的法律过于粗略,操作性差、力度差,对此人们己有普遍共识。其次是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低,上至各级领导下到普通公民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司法理念极淡,严重缺乏对法院、对司法裁判的认同感,法律和司法裁判的尊严和强制力在他们眼中视有若无,有权者,对司法裁判指手划脚;无权者对司法裁判品头品足,就是严重缺乏自觉维护和主动履行裁判的意识和情感,导致司法裁判的主动履行率极低,执行阻力重重。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低是制约执行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四是从政治层面看执行难。目前,虽然各级领导比较重视执行难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糸列文件力促解决,但从根本上讲,仍局限一般性工作角度,没有将执行难真正提升到政治层面来认识和思考,没有联糸政治责任、政治纪律、政治文明和国家体制等来认知和研究解决执行难,说到是缺乏“执政为民”的理念,认为个案公平正义实现与否无关政治大局。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撑是不可能解决执行难的。

  第五从法院与当事人关糸角度看执行难。目前许多地方,法院和当事人双方都严重扭曲了相互关糸,误解了司法功能,导致角色错位,不少债权人毫无诉讼风险意识和执行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一旦将纠纷诉至法院,就视若债务转移,有的法官、法院也抱着这种意识,大包大揽,实际上将法官、法院错置为原告的“被告”和被告的“原告”,法院承担了所有的诉讼义务、责任和风险,严重了背离了司法的被动性、中立性,违反了司法规律,弄得法院不是法院,当事人不是当事人。笔者亲历亲睹,相当多的个案执行难就是这种背逆思维造成的,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这种错误思维己演化为社会惯常思维,流毒极深。

  凡此种种都跳出了法院自身的视角,视野、思路大开,还可以思及很多。既然如此,解决执行难,就必须宏观与微观兼顾协调,除了法院自身完善机制、体制,改进方式、方法,强化内功外,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法律,也不能局限于法院,更不能局限于执行本身,而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法治、道德、文化等等的综合性宏大工程,需要全党全国全民广泛参与,群策群力,持久努力,果能如此,定有一日执行不难!


相关文章


买受人为何能对抗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春水何时温柔床
走在法律边缘的法律专家
金圣叹评2001年版《拆迁条例》
应多视角认识执行难
试谈法律服务环境中的困扰及其对策
夜饮石门
对合同法可预见规则之应对措施的探讨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