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爵杀人案辩护侧记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1:45: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04年4月7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以马家爵犯有故意杀人罪对其提起公诉后,围绕马家爵会受到怎样的处理,谁将出庭为马家爵辩护,又会提出怎样的辩护观点的议论达到高潮。海内外媒体也做了不少报道。由于当时形势的特殊性,很多事情高度保密。所以,承办案件的公、检、法办案人员不敢轻易谈论案情,作为马家爵辩护律师的赵耀也讳莫如深。作为照耀律师事务所马家爵杀人案辩护后勤组服务人员的我们,也严格遵守办案纪律,不敢轻易透露半个字。

  现在事情过去两年多了,我特将在后勤组搞服务期间知道的一些案件背后的故事的勾勒出来,以帮助大家对本案进行全面了解,澄清一些事实,破解一些谣言,严肃对此案进行反思,使这类悲惨事件成为中国永远不再发生的绝后的事件。

  离开庭2天,才知赵耀是辩护人

  2004年2月13日-15日,作为大学生的马家爵在317宿舍连杀同学唐李学、邵瑞杰、杨开红、龚博四人后畏罪潜逃。公安部向全国发出 A级通缉令后,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极为罕见的反复播出公安部通缉令后,全国震惊,舆论哗然。马家爵2004年3月15日在海南省被抓获后,全国人民大快人心,可以说是举国欢庆了。很快就听说有很多大牌律师争相为马家爵当辩护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有争着为受害人亲属争当代理人的。报刊、杂志、电视也紧跟不放,推波助澜,大肆炒作,唯恐地球上的人还有谁不知此事。据我们所知,赵耀没有去争取,平时也就没有听见他怎么议论。

  可是有一天我在外面突然接到政法部门一位朋友电话,问我“是不是你们所的赵耀主任为马家爵当辩护人?”我吃了一惊,随口答“没有嘛”,他说“好多人都知道了,你和他在一个所,还不知道?”人家还以为我故意隐瞒。恰好这时赵耀电话叫我回办公室,说有急事商量。我回到办公室,刚好碰到赵耀,他很一副沉重的样子,认真地对我说:“上个月我已被指定担任马家爵杀人案的辩护人了。没跟大家说是怕消息传出去,无法正常工作。因为媒体太关注。马家爵他爹和他姐已经来到我们楼下了,是从广西坐火车来的,你帮我负责照料一下,他们要参加4月22日的庭审,开完庭才回去,这事你知道就行了!” 我很吃惊,凭着一个老律师的资格,刚想问问,这么大的案子,怎么现在才跟我说,你手下不是有四、五个助理、秘书吗,怎么这回会叫我去做服侍家属的工作?而且还是一个正在遭全世界人民唾骂,国人皆日可杀快杀最好千刀万剐的大坏蛋,杀人犯家属?!我去服侍他们,在大街上不是要遭人吐唾沫,扔臭鸡蛋打吗?见赵耀一副疲惫、忙碌的样子,想到他可能这几晚上肯定又连续加班了。这时有一位律师大声议论“怎么这么大的案子不跟大家说说呢?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嘛。”

  我马上意识到不能责怪赵耀了,他的压力够重的了。他抓我的差,必定有他的考虑。做点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也是工作需要,时间紧迫,我调整了一下心态,赶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初识马家爵他爹和他姐

  在赵耀办公室,赵耀指着一个蜷缩在沙发上,低着头的老头对我说:“这就是马家爵他爹了。那位是她姐!”那老头下意识地对我点点头,把头扑在膝盖上,望着地面,显得阴沉压抑。我仔细端详了他一眼,见他穿一套现在已不常见的深蓝色青丹布衣服,料子还很新,剪一副平头,头发大多已白,只有少数黑发。是最近急白了还是以前就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杀人一般是要抵命的,做父母的一是“怒其不争”二是“哀其不幸”,三得面对受害人家属和法律,四还得承受社会压力。父女俩千里迢迢首次到春城,竟然是来处理这种事!要承受如此重大的灾难。我不禁有些同情起来。把白眼和敌视暂时收敛起来。我把眼光移向他姐,见她个子不高,端庄稳重,皮肤白嫩,烫一头波浪式短发。她显得聪慧,落落大方,神情自然。因为时间太紧,我还没讲什么,主任助理张征就进来说:有记者机知道马家爵他爹和姐姐在我们办公室,他们已跟到楼脚了。我担心记者来后必定拍照、采访,会惹来麻烦,就说“我送你们去酒店休息吧”,父女俩站起来,随我下楼,刚出办公室门就碰上几个来采访的记者,其中一个还是我的熟人,我一下紧张起来,仗着他们不认识马家爵他爹和他姐,我快速把他们带入电梯,第一次躲过采访和拍照。

  后来我才知道记者来得这么快的原因。原来是他们父女俩乘火车到昆明站下车后,才过了检票口就被人认出来,不少人开始指指戳戳议论。父女俩赶忙钻入“的士”,请司机送他们到照耀律师事务所。精明的司机又把所知道的一切捅出去,记者也就迅速跟踪而至。

  险些送入记者包围圈

  因为开庭地点已经定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我估计开庭当天法院门口肯定是人山车海,拥挤不堪,布满岗哨,警察林立,我们的民用车基本不准进。打算安排他们住中院宾馆,那里比较安全。参加出庭距离近,避免我们用车接送。须知,10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早已展开了新闻大战,弄的人心惶惶,这次快达到高潮了,他们会不来吗?四名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不知有多少要来旁听,观看,四名受害人的好朋友,还有完全出于正义感而站出来,指着责骂、侮辱、殴打,甚至在背后下黑手的……各种可能都可能出现,我们不得不防备。再者,马家爵他爹和他姐是来昆明参加旁听庭审的,负责接待的又是照耀律师事务所。一旦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或身体受到攻击和屈辱,网站上、报纸上、电视上,各种版本的新闻,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杜撰、编造都会出来的。根据办案纪律,照耀律师事务所干系难脱。

  马家爵他爹坐在并排驾驶员这个坐位上。在路上,我见他把头又俯在两个膝盖之间,从外面根本看不到他。“不会有人打黑枪吧?”我在想。试探着问:老前辈,是第一次到昆明吧,为什么不好好看看外面的美景?他头也不抬,回答我说:我害羞啊,儿子犯事,我没脸见人啊!我听后心情很沉重。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忍不住又问“听说有律师到你们家,表示要为马家爵无偿辩护,有这事吗?” 他说:“是的,有的。”他姐说:“我们当时不知情,哎,真不愿再提起这些事。”我没再多问。

  到了中院宾馆,办理登记的服务员不在。我请他们坐在沙发上,我登记办手续。拿了他姐的身份证一看,才知她是在广西柳州市生活,我告诉她,“你生活那个区我1989年就去办过案件”这是事实,就和她聊起柳州市的风土人情来。后天他们父女就要在法庭上见到马家爵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马家爵了,而马家爵不是以一个英雄,诸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式从太空回来的全球性英雄人物出现的,而是以世界级的反面典型公开出现,作为父女的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感受……我想还是不要搞的太紧张,太悲壮,所以尽量拉近距离,找点共同语言,让他们得到些许安慰。

  聊了10多分钟,见服务员仍没来,我上楼去催问后下来,仍没见服务员。我伸长脖子看服务台桌子上的内部电话号码,想叫服务员赶快来办手续。一看,妈呀!我差点惊叫起来,一张“马家爵案件中央及省外新闻媒体采访记者房间号及联系电话”薄赫然映入眼帘。我这不是送肉入虎口吗?之所以搞这么隐秘就是为了避开媒体,保证父女俩人身安全并能正常参加法庭旁听,从人道主义出发,让人家见亲人最后一面。没想到记者的想法跟我一样,也会图方便。急转身一见马家爵之姐,我马上强装镇静,装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说:“走,走,这里服务太差了,送钱来给他们吃都没人接”。上了车赶紧离开。马家爵他爹连声说:“谢谢你了赵律师,给你们添麻烦了,感谢赵主任,你们像亲人一样。”

  酒店老板免费给住店

  住哪里呢?当时我想,大宾馆目标大,只有住小旅馆才不会碰上记者。一要离中院近,二要安全。我脑子里对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附近的小旅馆迅速筛选了一遍,觉得位于五华体育馆西门对面的昆明跃龙实业公司招待所最符合条件。于是,就办理了住宿手续。父女俩虽没什么意见,但我想,他们当时可能会想,照耀所的律师不安排宾馆而安排住小旅馆,怕是为了省钱吧。我付第一天的住宿费。没想到招待所的杨金玲经理在我走的时候对我说,“他家父女俩的房钱你今天付就付了,从明天开始,他们要住多久就住多久,住宿费、早点我们全免!”“你说免谁?”我想怕是听错了。“马家爵家爹。”我暗吃一惊,压低声音“你小点声,谁告诉你的?”“你们一进来我就注意到了,我在报纸上见过马家爵他爹,他姐用身份证一亮,我就认出来了。”我很惭愧。哎呀,你看我多孤陋寡闻,我怎么就没事前找报纸认认马家爵他爹呢?还以为偌大个昆明市,就只赵耀、张征和我三个人见过马家爵他爹,没想到一个招待所经理会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和警惕性。我赶紧再三叮嘱杨金玲经理要装作不认识父女俩,不能告诉其他人,不能惹祸找麻烦,她一再保证后,我才离开。

  记者差点把律师办公室挤破

  在开庭前和开庭后的两三个月里,我们办公室可是热闹非凡,门庭若市了。赵耀的座机电话连续多少天一直响个不停,他从不去接。手机开着,但几乎是看看属于业务方面的紧急事务才接听,因为他已经不分白天黑夜,除了做业务工作,还要忙于接待各路媒体。报社记者、电视台记者,心理学家、法学专家、精神病学家,省内的、省外的一下探讨这样,一下探讨那样,忙的不亦乐乎。我和张征还陪同接待过香港《大公报》等媒体的记者。当时由于纪律所限,赵耀只对纯学理问题进行泛泛而谈,对于案件情节和细节,还只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不敢过多涉及。记者问到我们,我们一律以“不知道”回绝。
 
  此时,我才真正理解赵耀律师为什么连担任辩护人都要“保密”。如果不是这样,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媒体和记者的“监视”之下,不要说他自己的工作,恐怕连事务所的工作秩序都会无法正常维持了。

  有人捐钱给马家爵他爹和他姐

  社会上一直传说有很多人捐钱捐物给马家爵家,具体捐了多少,是那些人捐的,这些事我们没有问过马家爵家,他们也没有主动谈过。只是法庭休庭第二天,我亲眼见昆明某著名报社记者,叫着某公证处的两名公证员到所上,称是什么人捐了4000余元左右的人民币,叫转给马家爵家,为了让捐款人放心,让赵耀律师相信,还亲自把公证处的人也搬来了。

  我在想,对四名受害人家属的捐款,应该通过另外的渠道转给受害人家属,数量更多吧。

  新闻报道以新华社发的通讯稿为基调

  但由于本案是震惊全国的空前绝后的大案,当时全国上至中央高层领导,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都在关注,议论这个案件。马家爵在逃期间,全国每条街道,每个村子都贴着马家爵的相片和通缉令。舆论不仅炒的沸沸扬扬,而且舆论在后期还出现同情马家爵的声浪高过同情受害者及其家属声浪的这种少有的极不正常的状态,简直有点是非颠倒,正邪不分的味道了。

  据我所知,各个“上级”为扭转舆论导向的不正常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报刊、杂志、电视对马家爵案件不准擅自报道,一切报道以新华社发的通讯稿为基调。采访的记者们经常以这一条“禁令”来劝导赵耀律师谈案情,但他们不知道赵耀律师头上的“紧箍咒”更多。由于赵耀律师经验丰富,应付媒体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既不让其失面子,也不违反纪律,所以,从承办马家爵到现在,没有发现媒体用赵耀的话来做基础任意发挥的情况。

  赵耀担任马家爵辩护律师的谜诀

  在社会上,对于马家爵案件,至今还有很多谜未破解。其中一个谜就是云南省有3000多名律师,比赵耀早出名的、资历老的不少,为什么会选中赵耀担任马家爵辩护律师?虽然大家基本认为,以马家爵的罪行,只要精神病专家说他不是精神病人,那么,哪个律师去辩护,效果都会是一样的。但同时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在马家爵案件中,辩护律师的选择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为什么选中赵耀而没有选中其他律师?赵耀律师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的优势或者“关系”?种种猜测都有。赵耀律师从来闭口不谈这个问题。业内外不少朋友也曾多次和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律师界也有不少人在探讨这个问题,特别是年轻律师,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来,帮助自己尽快成长。

  有鉴于此,笔者不妨根据熟悉赵耀的人的评论和照耀律师事务所的内部总结概括一下,认为有五条经验可以值得借鉴,也可以说是赵耀在这个案件中获得成功的五个秘诀:一是社会知名度高,在业界有影响力;二是有敏捷、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够准确把握时机;三是扎实、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四是富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五是顾全大局,为人低调,处事随和。

  (作者:赵永泉,云南照耀律师事务所)




相关文章


我观司考
时代的重托,未来的希望
引进外资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西方文化侵袭下对民族道德规范回归的期盼
马家爵杀人案辩护侧记
闲谝男女不同的离婚理由
律师,在风雨中实现正义
社会大众对司法的不满为什么日益增长?
激情是优秀男人的优秀品质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