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28 11:24:2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140、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⑴中央官学特点:①中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宋代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第一次是“庆历兴学”,主持人范仲淹为整顿太学,总结著名教育家胡瑗的“苏湖教法”,设“经义”、“治事”两斋实行分斋教学,大大提高了太学的教学质量。第二次是“熙宁兴学”,主持人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第三次是“崇宁兴学”,主持人蔡京极力主张太学、州学、县学三级均推行“三舍法”。②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③学校类型多样化。④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除《四书》外,《五经》则增至为《十三经》。⑤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明清还大兴“文字狱”,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
⑵地方官学特点:①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创设诸路提举学事司,掌管监督地方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设立地方教育行政官署之始。②加强了对教师和管理。③学校经费比较固定。④学校分布地区更广远,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⑤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141、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⑴唐承隋制,儒学教育仍分立为“三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统由国了监管辖。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三学”和汉代太学的不同点是:①强化了学校的等级性。②制定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③增加了考试类别。除岁试以外,有旬试、毕业试。④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每年5月)、授衣假(每年9月)。⑤出仕要经过科举考试。
⑵唐代专科学校种类较多。附属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监督,在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①将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突出之点是师生均不脱离具体的业务实践,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②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及时培养输送人才。③学校的水平和成效,随该官署行政长官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而变化,所以兴衰无常。

14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⑴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这就促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庥”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的局面。
⑵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这就是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⑶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之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浓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所以,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二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而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
⑸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西周官学截然不同。①私学是与官府分离的,它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②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②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④受教育对象扩大,各家私学基本上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扩大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⑤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⑥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私学大师,这是自由讲学事业来的成果。《学记》、《大学》就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143、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及对教育的影响。
⑴从汉代的“察举”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①汉代选官取士制度叫“察举”,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拨,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开察举之先声。②汉武帝时形成较完备的选官制度,迄东汉,大体未改。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察举”推荐制度难以实行。④曹丕即帝位之后,听从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设置大小中正官,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⑤南北朝后期,依靠门资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
⑵隋唐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实施:①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明确提出了十科举人的科目。②大业五年(609)又将十科减为四科,分科考试选拨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确。③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一般把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度下产生的标志。④科举考试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科举考试取士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而不由地方察举。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虽也含有考试,但是以推荐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科举考试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⑤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两种:生徒”和“乡贡”。报考的步骤是:乡试、、吏部复试。
⑶宋代科举制度的强化及王安石的教育改革:①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沿用不着唐制,但有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第一,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第二,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成为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第三,严密立法,防止作弊。
②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建议:第一,取士必由学校。希望学校能摆脱附庸于科举的地位,真正成为向国家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第二、科举考试专设进士一科,撤消明经等诸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改试经义、论、策。颁布《三经新义》作为经义考试的标准,其目的在于以经书施于世用。
⑷明清科举制的发展与八股取士: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100Test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第二步称为“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第三步称为“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由礼部主持。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明清科举考试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不得自由发挥,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⑸历史作用:①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②科举制比较说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多少要凭才学,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公正、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③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比较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科举考什么,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这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⑹流弊:国家只重科举考试,忽略学校教育;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表面看来好像公平合理,实际上录取标准仍以权势门第为转移;由于科举指挥棒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⑺中国科举制对世界东西方均有一定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出了以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弊病,于是在提倡开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提出了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递减科举取士名额,废止科举考试制度的主张。清廷迫于形势,光绪三十一年(1905)决定“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考试制度实行了1300余年,至此完全停止。

144、书院的起源及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⑴起源:①宋以后科举和官学教育趋于形式化,造成了人才的危机;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被广泛采用,印书、藏书之风广为流行;宋代形成了新的理学教育思潮。②传统的私人授徒、家学,在具备充分的藏书基础上,在理学教育思潮推动下,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
⑵特点: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学术史上作出突出贡献。这些精舍和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以来所建立的太学教育迥然不同,创造了中国古代另一种教育模式:①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士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而不是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②自由讲学。③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④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⑤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
⑶组织管理特点:①机构简单,管理人少②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③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有奖惩制度④经费自主⑤重视自己的特色。每个书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内容。
⑷教育教学个特点:①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②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③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④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⑤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145、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⑴壬寅癸卯: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②次年,清政府又命荣庆、张百熙、张之洞重拟定学堂章程。这就是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③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④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⑤癸卯学制也给人留下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癸卯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确良,它特别注重读经,排斥女子受教育权,给毕业生以相应的科举功名。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⑥当时制定学制的依据,主要不是现实的需要和可能,而中国古代典籍的教育思想。显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制从搬入到植根,还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⑵壬子癸丑:①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改造。②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一个新的学校系统,并于1912年9月3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到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就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③壬子癸丑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如取消读经,增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和社会生活实用课程;贯彻教育平等精神,承认女子受教育权利,小学男女同学,中学以上单设女学校;将修业年限缩短,改原高等学堂为大学预科,使中学和大学衔接更直接,改原高等实业学堂为专门学校,提高其程度,扩充其门类等,满足社会对各类专门高级人才的需求。④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这一方面因时间仓促,另一方面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尚未全面展开,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条件还未成熟。
⑶壬戌学制:①1915年国内兴起了新文化运动,1919年又出现“五四”运动。这两场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批判了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②1919年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六届会议,再次提出修改学制问题。1921年第七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开会,集各省方案之长,制定了一个新学制系统草案。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对该草案稍作修改后,再关第八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征求意见,然后于11月1日公布实施,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③新学制以下列七条标准为依据: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地方伸缩余地。在学校系统总说明中提出:学制分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高等、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④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146、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
⑴新式学堂:①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适应中外交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在全国的一些地方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式学堂。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②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1828—1912)。③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学校大都为一级制,上无继续研究机构,下无预备学校;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富家子弟因受旧教育影响,轻视军事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近代学校的目标;军事学校设于通商口岸,难收军事训练效果;学生多属于举贡生员,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遗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声。
⑵教会教育:①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自传教士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后,继之又在五个通商口岸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由沿海的通商口岸伸向内地。②1877年5月,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从此建立了全国性的联合组织,改变了以前各差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状况。在这次大会上,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还开会决定编写初、高级两套教材,“以应当前教会学校的需要”。近代中国有“教科书”名称,即自此始。③1890年5月,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决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④1893年,“中华教育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年会,大会主席美国传教士潘慎文在开幕词中说:必须在中国大力推广基督教育,以“打破中国人的傲慢和除去中国人的惰性”。1896年中华教育会召开了第二届年会,⑤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华开设的一大批教会学校,没有一所是经过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而是由“中华教育会”批准、管辖,“中华教育会”俨然成了中国政府的教育部,这些都是严重侵犯中国教育主权的行为。

147、蒙养教材
⑴《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⑵蒙教材的编写,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三个时期:①是周秦至唐五代时期,以字书为主,道德和常识教材为辅②是宋至清中叶,蒙学教材专门化,分科渐细,各有专门教材③是清中叶至清来亡,出现了一批用旧形式介绍新知识的教材。
⑶蒙学教材内容可分为六大类:①综合类: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最有影响。②伦理道德类:《太公家教》、《名贤集》、《二十四孝》、《性理字训》等。③历史类:《蒙求》、《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历代蒙求》、《龙文鞭影》等。④诗歌文学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神童诗》、《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等。⑤博物自然类:《名物蒙求》等。⑤数学类:《日用算法》、《算学启蒙》等。
⑷古代蒙养教材注意儿童心理特点,采用韵语形式,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并为求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和伦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经验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148、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⑴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②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
⑵关于“有教无类”:主张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⑶关于教育目的:孔子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⑷关于教育内容:①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有关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②但孔子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⑸关于教学思想:①因材施教育,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②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③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④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⑹关于道德教育思想:①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宠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②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③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④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
⑺关于教师的论述: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149、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
⑴《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又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还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
⑵《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①教学相长。深刻地提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②尊师重道。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③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④豫时孙摩。豫是预防,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时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电动机及时施教的教育原则;孙是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的教育原则。⑤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到“导师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⑥长善救失。要求教师懂重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⑦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如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

200、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⑴“性善论”与教育作用: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扩充、发扬天赋的善端。认为教育并不是天赋的道德观念,保持对固有的善性的自觉,使之发扬光大,而成为圣贤。
⑵关于教育目的与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为“明人伦”,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
⑶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①持志养气。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理智与情感统一。②反求诸已。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③改过迁善。孟子鼓励人们改过自新,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④刻苦锻炼。。
⑷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自求自得。强调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②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③启发引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④循序渐进。。
荀子⑴“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教育的结果。人天生就有贪利的一面,如果放纵人的本性,必定会发生争夺,造成暴乱,所以需要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本性,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时期的磨练,而不再恢复到原初的本性,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他们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性。他们在教育作用上的分歧,严格说来,并不包含实质的意义,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⑵关于教育目的与内容: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礼》、《乐》、《春秋》等。
⑶关于教学的主张:关于教学,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俐“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⑷关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荀子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师”是礼义的化身,因此学生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他对教师也得出了严格的要求,他的“非我而当者,我师也”(《修身》)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的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关文章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八)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七)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六)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五)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四)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三)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二)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一)
教育学综合考试复习指导:简答题(十)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