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发展历程与展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08: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入世前外资保险公司进军中国

  中国的保险市场历来被国际保险业公认为是一个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因此外资保险公司早就对中国保险市场进行关注,并不惜耗费巨资拓展中国保险市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后,无论它在几年内能得到多少保费收入,相对于他们巨额的全球收入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外资保险公司看中的不是这些短期的利益,而是更远的未来。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是他们坚持不懈地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大诱惑。

  中国保险市场并不是从中国加入世贸才开始开放的,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拉开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军中国的序幕,上海开始保险业最先引进外资的试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保险市场。1992年9月,美国友邦公司率先在上海设立分公司。1996年,瑞士丰泰在上海开业,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市场上经营财产险业务的外国公司。1996年11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成立。此后开放区域扩大到广州,而后深圳也有了外资保险营业机构。根据当时的有关规定,外资保险在中国申请设立营业性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即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资产总额50亿美元以上、在华设立代表处3年以上(后改为2年)。截至2000年底,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外资保险公司达20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200余个,其中一半提出申请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01年1月,上海计有外资保险公司11家,其中6家为合资公司。

  当全球保险业因为“9?11”恐怖事件遭遇重创之时,有8家外资保险公司同时获得了在华营业执照。

  二、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大力发展

  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成功,无疑为外资保险公司顺利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中国入世谈判全面完成一周之后,中国政府为保险市场准入再开绿灯,并且空前地一次发放了8张许可证。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忠实履行承诺的诚意,同时也意味着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已经全面展开。
 
  世贸谈判为中国保险业的开放进程框定了一个时间表,中国保监会对外正式公布中国保险业的入世承诺后,中国保险业的完全开放进入倒计时。

  当时全球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全部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总额都高于中国当时整个保险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量。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均具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经验、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

  从新加坡及台湾等地区的经验看,保险市场开放后,本地保险公司依靠自身的优势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样中国入世后,尽管外资会分得一杯羹,但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外资的管理技术、资金运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经验,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信誉、险种特色等方面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保险部负责人尼盖尔.依斯顿当时指出,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对内、对外进一步放开,保险产品需求将会大幅增长。他认为,随着GDP保持持续增长,中国及亚洲国家将是世界上最可能持久成长和提供非寿险和寿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的区域。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急需保险群体,在加入WTO后将使各保险公司在亚洲市场的选择机会更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将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入世后,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蜂拥而入的外资保险将愈来愈多。据了解,当时我国共有19家外资保险公司,27个经营机构正式营业,3家外资公司进行筹建,另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在中国建立了代表处。

  当时中国保险业专家分析认为,洋保险的进入不仅带来了管理、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变化,而且对整个中国保险业的结构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改变国有保险公司的传统体制。外资的快速涌入迫使国有保险公司必须加快体制改革。
  2、国内保险业逐步向业务专业化方向发展。外资公司凭借丰富的专业化管理经验、成熟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而国内保险公司也应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从粗放式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
  3、外资保险公司将为中国保险业培训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外资公司以领先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营销手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这批人才有可能回流到内资企业,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人员素质。
  4、促使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形成一体化趋势。竞争的加剧,承保利润的降低,将促使国内保险公司由传统的提供保障服务,逐渐向综合金融理财服务过渡,理财管理费和投资收益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将成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5、保险中介行业将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外资进入后,市场的旺盛需求将促使开业的保险中介公司越来越多,成为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还会给金融业带来好处。全球金融服务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金融业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问题,而保险业成为金融业中最先对外开放的部分,在全球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仅是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而且对整个中国保险业的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洲周刊》公布的2001年度“亚太地区最大100家人寿保险公司”排名显示,中国内地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3家进入前30位,其中中国人寿排名第13位,平安保险位居第23位,太平洋保险排列第28位。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保险业进一步开放的事件依次掀起盖头--新华、泰康踏上对外资招股之旅,并宣告成功;中澳合资保险公司中保康联在上海成立;中国光大集团与英国标准人寿等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2000年8月底,新华人寿向苏黎世保险公司、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日本明治生命保险公司等招募了24.9%的股份,成为中国首家向外资招股的保险机构;11月21日,泰康人寿宣布对外资招股成功,瑞士丰泰保险公司购买了其10%的股份。

  这两个成功的案例昭示出保险业开放中的“第二条道路”,和合资相比,招股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又获得了战略合作关系,得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手段,是一种对中资比较有利的股权安排。对于外资保险公司来说,最关心的无非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在公司中掌握多大的控制权,能够获得怎样的经营许可。从各行业中合资公司所出现的情形看,外资普遍怀有获得更大控制权的想法。按照中美世贸谈判,外资可在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这在中美合资的恒康天安50%∶50%的股权结构中得到了体现。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截至 2004 年末,在中国设立的外资保险公司(包括中外合资和独资保险公司)已达 41 家,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为 188 家。这些外资保险机构分别来自 18 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数量上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

  自中国保险业开放以来,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呈持续发展态势,保费收入逐年增长。据统计,1992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仅为 29.5 万元,到 2001 年,保费收入已增至33.29亿元,约占当年国内市场份额的1.58%。之后的三年里,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幅较大。2004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总计84.34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153.35%。外资公司的保费收入约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1.86%,总资产约为中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2.3%。 

  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美、日本保险公司为主导

  据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 2004 年末,美国保险公司已在中国设立了 14 家公司,除三家合资公司外,均为独资公司。日本、英国和德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各为 4 家,荷兰为 3 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的外资保险机构共计 124 家,日本公司41 家,美国公司30 家,香港公司27 家,英国公司19 家。另外,日本保险公司在中国诸多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如日本东京海上火灾和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均在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2.不同的运营方式
  
  由于受到中国市场准入的限制,外资保险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投资方式,因而经营方式和客户也不同。
  
  (1)保?企型合资寿险公司
  
  合资寿险公司基本上都是采取“保?企”形式:即外方为保险公司,而中方则为大型国有企业,如中国五矿和中石油等。

  (2)独资企业成为财险公司首选

  与寿险公司不同的是,外资财险公司多为外商独资公司,其客户以在华外资企业为主。

  (3)外资保险公司与国内银行合作,或采取银行保险的销售模式,或采取共同发展保险业务。如2004 年,美国国际集团与招商银行达成协议,合作发展中国企业年金业务;

  (4)加强与中资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如 2004 年,日本财产保险公司与平安保险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拓财、寿险业务,主要开发和经营在华日资企业的保险产品;
 
  (5)是通过参股中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据统计,截至 2003 年,外国资本在中国人身保险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已达 30.95%,而中资保险公司几乎全部都有外国资本的背景。

  外资保险巨头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对中国保险业务的创新和市场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以保险销售为例,1992 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中国首次引入保险营销制度,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4 年,中国保险营销人员达到 148 万,销售额为 1710 亿元,约占中国保费总收入的 39.60%。而该保险营销方式也使中国保险销售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营销方式,而与国际营销方式接轨或进一步开拓创新。此外,长期以来,国内对健康险和养老金类保险需求虽然较为强烈,但却一直没有可满足此类需求的产品。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之后,针对人身保险市场的需求,提出各类寿险产品,并将这些商业保险有效地与社会保险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中国的养老体系。同时,也带动了国内中资保险公司推出更多、更能满足民众需求的保险产品。

  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除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外,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和发展,提升了被保险人获得赔付的质量和保证。

  三、二○○六年以后外资保险机遇与展望

  2006年是中国保险业入世保护期最后一年。此后,外资保险公司将享受国民待遇。对中国保险业开放几年来发展的成绩是当应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打消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政策的疑虑,安抚现有外资公司,向更多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保险大鳄发出邀请。

  寿险领域,外资保险公司与中方大型国有企业联姻成立的保险合资公司总体经营状况较好。而从企业发展来看,此类合作存在着制约合资公司发展的因素,如中方企业不了解保险市场及业务,今后外资股东需等比例增资才能扩股,并需要征得中方股东同意等。

  财险领域,未来几年里,外资财险公司经营的重点依然是外资企业的财产保险、货物运输险和相关的责任险,以及这些业务的再保险,其中很大一部分保险业务仍将来自他们国家在华投资企业。这些公司的业务重点将放在外商投资企业密集的东部地区。

  车险是财险业务中的主要险种,长期以来一直占有 60% 以上的比重。外资保险公司目前仍不得经营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法定保险业务,外资财险公司因而受到影响,而外资财险公司的车险和企财险很多险种的赔付率远远低于中资保险公司,所以有必要向外资财险公司开放法定车险业务,以借鉴其管理经验和技术,同时也可分散由高额赔付所产生的潜在风险。

  中资财险和寿险公司运营情况不佳,承保状况严重饱和、承包业务完全失衡。中资保险业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在对外资开放较早,且外资保险公司和机构较为集中的上海、广州和深圳,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大大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所占市场份额也逐年提高。就全国来看,外资保险公司的平均保费收入却始终未能超过中国保费收入总额 2% 的水平。因此,尽管外资保险公司持续发展,但中资保险公司始终占据市场绝对垄断地位。

  目前,中国保险经纪及再保险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底,全球前三大保险经纪公司,美国马什和怡安及英国韦莱集团,均已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或取得在华保险顾问执照,或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而国际三大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和科隆再保险也先后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并获取经营寿险及非寿险再保险业务的许可,从事相关的再保险业务。外资保险经纪及再保险巨头的进入及业务的展开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同时也标志着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即从寿险、非寿险和再保险扩大到保险经纪业务。

  为促进中国保险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必要借鉴外资保险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或克服中资保险公司目前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降低风险。为此,中国相关部门应尽早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性业务,制约外资保险公司的规定应尽快取消。这对打破和削弱大型中资保险公司的垄断地位,促进保险市场竞争和发展,消除可能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预计在今后几年里将有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以各种方式投资中国保险市场;预计团险业务将会成为合资寿险公司和国内寿险公司新的增长点,外资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将因承保团险业务而大幅度提升;预计外资保险公司将针对健康和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农民健康保险等需求继续推出新的险种。在未来几年里,外资财险公司经营的重点依然是外资企业的财产保险、货物运输险和相关的责任险,以及这些业务的再保险,其中很大一部分保险业务仍将来自本国在华投资企业。这些公司的业务重点将放在外商投资企业密集的东部地区。

  可以预想的是,随着保险业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中资保险公司在竞争中学习和提高的空间也会逐步扩大,利用外资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这也许就是开放的正效应所在。

  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将加快国外资本的流入和技术输入,促使中国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重组,推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将为中国保险业提供难得的市场契机和广阔发展空间。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会带来完善的内控机制、审慎经营原则及先进的经营理念,促使国内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保险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新的业务增长点。


  (作者:朱现领,北京市证泰律师事务所)



相关文章


律师文化是什么?--读龙应台《文化是什么》有感
律师要三忖敬畏
死刑复核:生命的福音--承办指定死刑刑辩案件的实践感受
孙宪忠:中国当前物权立法中的十五大疑难问题(下)
外资保险发展历程与展望
律师在美国集团诉讼中的角色
孙宪忠:中国当前物权立法中的十五大疑难问题(上)
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违法执业现象分析及对策
论民事诉讼之证明标准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