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生机盎然的宪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36:5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味深长呢。

  不过,这种用于人不适当的诗句,前半截却可以很适当地用到宪法上。某些宪法尽管看起来很威严也很堂皇,但是,其中所承诺的种种却往往无法在现实中兑现,至高无上的地位反衬出的仅仅是束之高阁的悲凉。例如在古典中国,法律的适用就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梁启超就批评过:“第中国之律例,一成而不易,镂之金石,悬之国门,如斯而已。可行与否,非所问也;有司奉行与否,非所禁也。”

  《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柴进迷信法律:“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李逵却看得清楚:“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有法不依,其弊甚于无法。可是,怎样才能使得宪法和法律具有实际的效果呢?任东来主持撰写的这部《美国宪政历程》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任东来教授是一位知名的美国史专家,在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等学术领域卓有建树。但是,近年来,这位历史学家的学术兴趣却转到了美国宪政史上,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没有对美国宪政的研究,就无从深入地解释和评析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和几位友人合作推出了这本重要著作。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通过对联邦最高法院在过去两百余年25个重大案件的审判的再现,向读者展示了一部形象的美国宪法史。这幅历史图画在细节的刻画上栩栩如生,而评论则从大处着眼,要言不烦,对于相关制度演进的过程及其历史和现实的意蕴给予了深刻的揭示。

  观察世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宪法内容以及结构等容有差异,但是,面临着的问题却是大体一致的,那就是宪政的两大课题:如何对政府的权力加以制约,以免专制的发生,以及怎样切实地保障国民的各种权利不受政府以及其他力量的侵犯。宪政的这两项使命差不多可谓一枚硬币的两面;政府权力不受制约,则民权自然难以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宪法就是一张规定权力与权利界限的契约纸。可是,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前面所提及的历史事实表明,起草一部看上去很美的宪法并非难事,纸上的东西如何化作具有活力的规则却是需要切实的努力的。

  在政治法律方面,美国人从英国那里继承了许多制度与原则,但是,起草一部书面的宪法,将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作出系统的界定,则是美国人的一项创造。

  不过,即便有普通法的传统,人们仍然需要付出努力,将纸上的宪法落到实处。

  宪法对于三种权力都作了看起来相当平衡的规定,不过,行政权有着相当的民意基础,立法权更是民意代表直接行使的权力,而且它们都可以采取主动姿态,而司法权既非民选产生,又没有人事权和财政权,更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如此一来,如果稍有“闪失”,则不仅无从平衡其他两权,甚至完全可能沦落为一个打手或“刀把子”的角色,成为专制权力压制人民的帮凶。本书告诉我们,从立国之初,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就不断地为自己的独立性进行理性、机智和锲而不舍的抗争。与此同时,他们又通过宪法解释,获得了司法审查的权力,终于使得司法权成为平衡行政以及立法权的重要力量。

  这里已经触及到美国宪政最精妙的所在。只有法院才享有对于宪法的终极性的解释权,这样的论证是怎样展开的呢?本书作者通过对马歇尔首席大法官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意见的分析,通过对于《联邦党人文集》就司法权所作论述的解读,通过对于更为久远的北美殖民地时代乃至英国普通法传统的追溯,生动地显示出一部宪法是如何被激活而对于政府权力具有了蓬勃盎然生命力的。

  除了宪法解释以及违宪审查之外,《美国宪政历程》一书所介绍的案例涉及到宪政以及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举凡联邦与州之权力划分、种族平等、新闻自由、刑事案件被告人权利保护、垄断之法律规制等等,都有相当完整的展现。相信本书以及同类著作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美国宪政的了解,更启发我们寻找中国的宪政之路。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类著作的读者就不能仅仅限于法律工作者了。









相关文章


征文3:现行律师法的立法检讨
好像有什么事不对劲了
朱苏力:不会忘记的承诺
季卫东:法律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
贺卫方:生机盎然的宪法
贺卫方:以平常心看待高官走上被告席
律师服务领域的空间在哪里?
罗书平:法官离任后从事诉讼代理为何受罚
罗书平:从死刑、死缓到无罪释放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